提防假律师:三年四户六十八万...
金华的应先生刚从公司法务转行去做律师,3年接了4个客户就“挣”到68万。但是这4个案子中,有案子连立案都没能成功,还是委托人自己协商解决了事情。那他是怎么挣到这么多钱的?
事情还要从2015年10月说起。当时,金华市民章先生与老蒋有一笔经济纠纷,老蒋欠了章先生120万元迟迟未还。为了讨要这笔欠款,章先生通过朋友认识了这位应律师。
章先生至今还记得,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应律师的办公室,办公室里肃穆大气的装饰和应律师雄辩的口才,让章先生深信自己找对人了。他当即就给应律师案件受理费、律师代理费3.5万元。后来章先生又转账了12.5万元做财产保全费用。
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章先生郁闷不已。先是章先生的经济纠纷案迟迟未能在法院立案,后是财产保全也没能到位。最终,还是章先生自己与老蒋,在2015年12月30日进行了和解。
既然纠纷解决了,章先生就让应律师去法院退还那12.5万的保全费。可是,应律师却以法院年底工作忙等借口一直拖延。等到了2016年4月24日,正在上班的章先生突然接到了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时,他的12.5万依旧杳无音讯。
电话那头的民警说:“章先生你被人骗了,赶紧过来报案。”章先生听后是一头雾水,但当民警说出是那个姓应的律师,其实是个假律师时,章先生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他呀!
其实,章先生并非“应律师”唯一的“客户”。
“应律师”交代,他之前是在一家公司当法务,在工作过程中也接触了不少这方面的工作 ,看到律师很赚钱,就想到自己也可以去当律师“挣钱”呀。
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,“应律师”为骗取他人财物,先从网上购买了一本律师执业证,后冒用浙江同舟律所的名义,租用金华汇金国际办公楼,冒充律师身份,以非法代理民事诉讼业务的方式诈骗4起,金额共计68万余元。
这四起案件中,有案子跟章先生的案子一样,立案都没成功的。但也有案子还开庭审理了,不过这个案子是输是赢,“应律师”没有透露。也正是一个“客户”,去法院查询得知自己的案子没有立案后报了警,才让“应律师”的谎言被戳破了。
2016年10月8日,这名“应律师”被警方抓获。近日,金华市婺城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他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十万元。
(青年时报)
▌小编提醒:如何防范假律师?
1、查看《律师执业证》。证上应印有“执业证号”,执业证号为17位数字编码,这是合法律师执业的惟一编码,委托人可到司法局官方网站查验真伪。其次,证上应有律师年度考核备案信息,正常情况下应该在获得执业证后的每一年份,捺有“已备案”字样。
2、观察工作场所。观察律师的办公场所是否为其所在律所登记的营业场所,如果不一致,或者在其他不正规的场合,就要引起注意。同时,办公场所显眼位置一般放置《执业许可证》、《执业律师公示栏》等。
3、查看是否签订正式委托代理合同和开具发票。正规律师事务所会与当事人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,并向当事人开具正规发票。
4、遇到假律师,当事人可以向司法局举报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》第五十五条规定:“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,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,没收违法所得,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。”
转自
来源:法务之家
长
按
关
注
解锁更多精彩内容
艾克森律师公众号
微信号 : shexcellentlawfirm